預處理劑系列
預處理劑是一種在鐵液熔化過程中加入的一種鑄造用添加材,通過對鐵液出爐前或出鐵水時進行處理,其含有一定量的脫氧元素和復合元素,能為石墨析出和生長提供較多的、穩定的晶核。
效 果:
● 解決電爐鐵水高溫靜置的負面影響,增強石墨形核能力和增加石墨核心,有效解決孕育衰退,具有促進和穩定形核的作用,緩解鐵水長時間高溫靜置時石墨核心的消融,能夠有效的補償損失的石墨核心,從而改善鐵水的整體冶金質量。
● 具有強力的脫氧作用,凈化鐵水,減少夾渣和氣孔缺陷;
鐵水中由于FeO的存在能使任何渣的熔點下降,所以在任何既定的溫度下,因為渣的熔點的下降,都會使更多的渣變成液體。例如,當渣中的FeO含量為10%時,它的熔點將是1350-1400℃,加之在無芯感應爐的強烈攪拌作用下,這種液態渣將在熔體中被“均勻化”,從而把千萬個非常小的渣粒留在熔體中,鑄件的許多表面缺陷就是這種流動性很好的高FeO和MnO渣(通常稱之為硅酸錳渣)被帶入了鑄型造成的。如果加入預處理劑,由于預處理劑的還原反應,從而把這種渣的FeO含量降到1或2%,其熔點就會提升到1500-1550℃,那么,在通常的出鐵溫度(1500-1550℃)下,這種渣或者仍然保持為固體,或者僅有很少量變成液體,從而將一較大的單體保留在爐子中,這就使得渣粒因有較高的上浮速度而容易被排除,并使其被帶入鑄型從而造成鑄件缺陷的機會大大減少。同時,預處理劑可以與鐵水中的氧氣發生反應,從而減少多余的氧氣,在熔煉中以及前包內也能起到脫氧效果,從而減少氣孔和夾渣的產生。
●改善石墨形態和分布狀況,減少白口傾向,提高鑄件切削性能。
鑄鐵熔煉時加入預處理劑中,對于灰鑄鐵,由于預處理劑中的復合元素具有預孕育能力,大量生成共晶團并提高生長溫度(減少相對過冷度),有利于形成A型石墨,晶核數量增加,使片狀石墨細小,提高石墨化程度減少白口傾向,同時,預處理劑中的復合元素具有改善鑄件的金相和微觀組織,防止或減少元素偏析,從而提高力學性能,有效改進了鑄件的切削性能,
● 增加流動性,減少鑄件壁厚敏感性,使鐵水成分穩定和組織致密,減少縮松缺陷。
鐵水中的彌散的FeO-SiO2細微的夾雜物,不易浮出而脫離鐵水,是使鐵水流動性下降,補縮能力降低,縮松傾向增大,白口趨勢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通過加入預處理劑與氧化鐵發生還原反應,還原良好的純凈鐵水,其充型能力、補縮能力都被增強了。
●減少灰鑄鐵中的過冷石墨,促使A型石墨的生成,增強對石墨形態的控制并降低白口傾向,從而優化鑄件的機械性能
預處理劑顆粒周圍存在高密度位錯,而結晶增多以致晶粒細化,并且改變石墨形態,石墨長度變短,A型石墨增加,D型石墨減少,共晶團數量及珠光體數量明顯改善。
●對于球墨鑄鐵來說,是強力的脫氧劑,在球鐵生產中加入可增加石墨球數、提高球化率,使石墨球更加圓整細小,并可減少球化劑的加入量。
由于預處理劑中的復合元素具有預孕育能力,對于球墨鑄鐵,結晶核心增多使石墨球數增加,球化率能得以提高,同進由于具有較強的脫氧能力,故降低了鐵水中的含氧量,提高了球化劑的吸收和使用效果,進而能降低球化劑的加入量,另外,由于FeO在球鐵渣中的含量比在灰鐵或蠕鐵渣中的含量要高,因此,流態渣對球鐵造成的問題要比對灰鐵或蠕鐵造成的問題更嚴重,因此,往球鐵中加入預處理劑更有必要性。
● 消除鐵液的氧化因素,減少爐襯氧化,延長爐襯壽命10%—40%。
由于在任何耐火材料系統中,FeO都會生成熔點低的兩相化合物,因此它是渣中對爐襯具侵蝕性的組分。在爐襯為硅石的條件下,FeO會與其生成熔點為1170℃、并常常成為黑色薄膜出現在爐壁上的鐵橄欖石。加入預處理劑,因其與氧化鐵的還原反應,減少渣中FeO含量,亦即減少FeO對爐襯的侵蝕,從而提高爐襯的壽命。
●還原已生銹爐料以及合金氧化物,降低鐵水成本。
生銹爐料中的氧化鐵以及合金氧化物(氧化錳等)在鑄造過程中形成爐渣,由于鑄鐵預處理劑加入后與這些氧化物發生還原反應,降低爐渣中氧化物的含量,同時因還原反應將已氧化的鐵及合金回收再利用,提高爐料收得率,降低鐵水成本。
|